我院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教授在《财政研究》2025年第5期发表学术论文“集体交换的多元财政理论:框架建构与初步阐释”。
为取得突破性进展,财政学的基础研究必须跟上知识融通的当代大趋势,把发展融合性知识图谱与新的致知形式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形成财政学的统一理论,运用统一理论去表达和激发大思想,并为其指明实践路径。为此,采纳社会合作视角和“个体—集体”结构是合理的和必需的,文章由此出发,通过追究财政世界的四个终极问题—财政是谁、从何而来、本质为何和期望何往,尝试将财政学的统一理论论证和阐释为集体交换的多元财政理论,重点是创建“第一性原理→社会合作→集体交换→多元财政→社会互惠”的理论框架,据以推断出集体交换的财政本质,表达“合作—互惠相互促进”的财政大思想,鉴别与阐明包容性财政体系作为其实践路径,以及建构五个描述性方程尝试对统一理论进行严谨的数学描述。包容性财政体系作为一体化的宏大财政治理体系,涵盖家庭—社群财政、国家—公共财政和国际—全球财政,彼此分工协作又相互制约;各元财政在其中得到规定与区分,由此安定自己的合适位置并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还能保持共同利益和相互联系的多样性;国家财政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庭财政作为标准范型起着示范作用。文章还将财政定义重构为个体联合支付换取集体合作红利的社会合作安排,以便将全部财政范型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予以解读与构思、认知与把握。总的来说,文章的原创性贡献是论证性的和阐述性的,而非结论性的,因为许多细节未及展开。

供稿:谢嬿如 审核:赵国钦 编辑: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