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举办“现代政党与国家理财”工作坊第五期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4日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31日上午,财经研究院在图配楼314会议室举办了第五期“现代政党与国家理财”工作坊。本次工作坊是我院“现代政党与国家理财”格学创新理论系列研讨活动之一。由国家理财实验室团队成员杜纯布老师围绕“三义政府:从义理到义礼再到义利的现代政党与国家理财”主题进行汇报。财经研究院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交流。

杜纯布老师首先指出在全球经济治理模式转型和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重构国家财政治理理论并系统性提升国家理财能力,已成为政治经济学领域亟待关注的前沿创新议题,由此提出研究的核心命题:如何以“两个结合”为指导,从中国经典国家治理思想本源中汲取养分,通过“义理-义礼-义利”古典学理的创造性转化,超越凯恩斯主义“效率-公平”的二元叙事,构建贯通道德正义性(义理)、制度规范性(义礼)与利益协调性(义利)辩证统一的研究框架,研究团队创新性提出和运用“三义政府”理论研究视角,力求学理性阐释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价值-制度-利益”螺旋上升的动态平衡中如何形成大国家理财观的现实路径。这是研究团队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建构我国自主知识体系下现代政党与国家理财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有益尝试。

杜纯布老师进一步解释,探究“三义政府”执政的学理范式,首先需要完成“义理-义礼-义利”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层面的创造性转化。“义理”即现代政党执政的道德哲学基础,涵盖意识形态的正义叙事(如“共同富裕”“自由平等”“共同体理念”等)以及其与社会契约的契合度;“义礼”即将道德承诺转化为可操作的社会认同,通过制度、法律、体制机制等形式固定下来;“义利”则表现为超越零和博弈的利益分配模式,形成“公利为上”的复合型社会福祉的生产与分配。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其执政理论与实践中,对“义理”、“义礼”、“义利”的创造性转化运用,形成了三位一体、相互支撑的国家经济治理逻辑。其中,“义理”为“义礼”提供了道德支撑和理论依据;“义礼”则是“义理”的具体实践,在国家经济治理中,遵循“义理”的原则,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而“义礼”在调节“义利”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引导市场主体在遵循国家法理和社会伦理规范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利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的平衡;“义理”为“义利”提供了道德评价的标准,“义利”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义理”的指导,按照“义礼”的行为要求,确保经济行为符合道德伦理要求。

基于此研究逻辑,杜老师进一步解释,研究团队将我国国家理财的政策实践系统梳理划分为:一是国家发展类理财逻辑与政策实践,即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的“三义”协同;二是国家创新类理财逻辑与政策实践,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义礼”制度保障;三是国家民生类理财逻辑与政策实践,即建立社会公平的“义利”协调机制;四是国家生态类理财逻辑与政策实践,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生态的“三义”实践。研究团队尝试将以“义理”、“义礼”、“义利”为文化内涵的“三义政府”作为研究方向的突破,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提出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重大理论命题的学理性探索与阐释。

在交流研讨环节,参加研讨会的各位老师针对该研究中“义”的内涵与外延、传统优秀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国家理财观的进一步诠释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相关讨论为围绕该主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和方向。同时,在深入交流中,探讨了中国学者如何跳出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的框架思维限制,自主从格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解读中国经济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深入研究文化与经济的内在关系,形成人文经济格学——财经中财(中国)学派,在建构中国“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中作为新时代财经理论工作者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供稿:杜纯布 审核:赵国钦 编辑:王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