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下午,财经研究院成功举办龙马奋进“财经·格致”名家论坛第十二讲,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淼杰教授,演讲主题为“贸易与创新”。本次活动在图配楼314举行,由财经研究院院长张晓涛教授主持,来自研究院及其他学院的师生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余淼杰,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国际中国研究联盟秘书长、黄廷芳/信和青年杰出学者、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全球经济管理类前1%高引论文经济学家。曾被专门邀请到联合国总部做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发展,独著论文曾获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经济学家。为《人民日报》海外网专栏作家,时评《余淼杰谈中美贸易》《“贸”似如此》曾被评为当当、亚马逊最佳外贸畅销书。在北大百廿校庆中,作为北大中青年优秀教师代表受到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接见。
|
图1:主讲人余淼杰教授 |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余淼杰教授近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一篇论文《Trade and Innovation: The Role of Scale and Competition Effects》展开,余教授对论文的主体思想、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做了详细介绍,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了经济学理论研究与现实结合的无限魅力。
论文研究起源于当今经济学家热议的一个话题: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和贸易总额增长能否持续下去?当前有的学者认为能否有好的创新将决定中国的未来发展,还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的竞争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即创新和竞争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
那贸易将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呢?余教授认为,贸易可能通过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来影响企业创新,就规模效应来说,贸易使市场规模扩大,提高了企业利润,有助于企业进行创新,但同时更大的市场也使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竞争效应既可能促进企业创新,也可能抑制企业创新。经过回归后发现,贸易对创新的影响中,规模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但竞争效应的作用并不显著。
对于这一点余教授通过企业异质性进行解释:行业中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没有多余的利润可以投入创新,因此激烈的竞争会抑制这部分企业的创新,行业中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去创新并且需要通过创新来避免被别人赶上,但创新最积极的是生产效率一般的企业,他们既有一定能力进行创新又有强烈的逃离竞争的动机,因此这部分企业的创新是最积极的,因此竞争效应的创新促进作用对生产效率不同的企业呈倒U型分布,这一点在后续的回归结果中也得到了证实。
在严密的逻辑推演之上,余教授在实证过程中对数据选取及指标处理方面也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对创新的考量,虽然创新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但具体的衡量方式目前并无定法,这项研究从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方面的多个指标实现了在同一维度下对不同企业创新情况的衡量,这使结论普适性大大增强。此外对产品质量的衡量、固定效应的设计以及工具变量的选择都体现了余教授对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现实的洞察。
科学性与全面性兼顾的数据也是余教授研究的一大亮点。余教授选取了2000-2006年间的CME数据和海关数据来计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产品质量,既保证了数据质量也保持了统计口径和结构的一致性,提高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覆盖范围广、解释力度强,为检验经济学思想与现实的拟合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
图2:论坛现场 |
余老师讲座结束后,张晓涛院长进行了总结与点评:贸易与创新问题是国际贸易研究的一个经典领域,余教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主流文献的及时跟进、清晰的分析脉络、理论模型的巧妙构建、研究数据的科学选取成就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无论是论文本身还是余教授的精彩演讲,凸显了“千锤百炼方精彩,精益求精显匠心”特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余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深厚的积累,同时对现实保持通透的理解,这些特质促使余教授在贸易与创新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现场师生从这一场学术的盛宴中收获颇丰,为了对余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张晓涛教授代表学院向余教授赠送了学校70周年校庆徽章,并希望余教授能够经常来财经研究院作报告和交流。本次论坛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
图3:张晓涛院长向余教授赠送70年校庆徽章 |
撰稿人:王佳妮 赵国钦
审稿人:车舜嘉 张晓涛
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