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我校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RCCEF)与剑桥大学可持续领导力研究院(Cambridge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CISL)在学术会堂606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进口商品的绿色融资(Greening the Finance of China’s Commodity Imports)”系列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在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战略繁荣基金(SPF)的支持下,汇集了来自中国商务部、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内外商业银行、跨国金融集团、国内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商、英国政府部门及驻华使馆、相关NGO及协会的30多位国际资深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士。我校RCCEF主任王遥教授与CISL金融行业组主任Andrew Voysey主持了本次会议。
|
会场 |
此次研讨会主要目的是解决两大议题。首先是对2015年11月“中国进口商品的绿色融资”首届研讨会的总结与延续,从政策、监管、行业现状、企业层面等方面探讨为什么要进行中国进口商品绿色融资的研究。其次,邀请诸多银行业专家共同探讨银行业在微观层面如何激励可持续商品的进口融资。
会议伊始,英国驻华大使馆气候变化一等秘书Jonathan Farr表达了对贸易融资趋势能够朝着绿色低碳方向转型的期待。巴克莱银行公司银行部副主席、银行业环境倡议组织(BEI)工作组主席Jeremy Wilson则充分肯定了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
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此次研讨会的积极影响表示乐观。
针对“绿化中国进口商品的贸易融资的重要性”议题,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处长杨正伟与剑桥可持续领导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Simon Tyler分别做了主旨发言。杨正伟处长从绿色贸易及融资的角度做了全面、深入的诠释发言,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在贸易绿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Simon Tyler先生结合各行业案例,从信用风险角度出发,分析了贸易融资的新趋势。
在接下来的议题讨论阶段,来自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的张海镔先生、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黄英俊处长、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处马燕经理、浦发银行总行绿色金融团队负责人李睿处长分别介绍了各自银行在绿色信贷工作上的成绩以及其它绿色金融方面的活动,探讨了银行业与绿色贸易融资结合的可能性与激励手段。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办公室的余晓文主任介绍了团队的研究项目,分享了探索供应安全与可持续性关系的评估方法方面的经验。
针对“中国银行业贸易融资风险管理”议题,首先,中英国际森林投资与贸易项目主任张君佐博士、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中心副秘书长宿海颖博士详细介绍了中英合作国际林业投资与贸易项目,引发热烈讨论。之后,渣打银行外贸跟单部总经理Sam MATHEW就渣打银行风险缓释策略的运用与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从激励机制、内部信贷控制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在银行业激励机制讨论阶段,安邦保险集团全球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红军、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经理文瑞峰、德意志银行中国北区贸易融资部总经理Belinda HAN、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北京分行总经理ZHA Zhongmin、德国商业银行贸易产品部负责人Ruediger GEIS、摩根大通集团Laura LIU等专家就上述问题发言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校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与剑桥大学可持续领导力研究院长期以来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申请了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战略繁荣基金(SPF)项目,并在研究、师生交流等方面加强了合作。剑桥专家来访期间,我校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协助安排了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叶燕斐副局长的会面,对中国进口商品绿色融资议题的讨论均提出重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