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财经研究院举办“财经·格致”名师系列论坛第二十七讲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7日   浏览次数:[]

2024年5月15日下午,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龙马奋进“财经·格致”名师系列论坛第二十七讲在图配楼314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教授刘瑞明,报告主题为“Endemic Disease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本次论坛由财经研究院曹明星院长主持,财经研究院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论坛。

图 刘瑞明教授为师生讲解

首先,刘瑞明教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初衷。地方病是造成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迁移是个体规避地方风险和获取更好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式,地方病的消除一方面可能会提高个体迁移能力从而促使人口迁移,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增强个体留在本地的意愿。刘瑞明教授及合作者利用中国1988年旨在消除碘缺乏病的盐政制度冲击,首次系统回答了“地方病的根除能否促进人口迁移,其潜在机制是什么以及产生的福利与成本如何”等问题。

其次,刘瑞明教授讲述了中国食盐专营体制政策背景。1988年我国有大约3500万人患有碘缺乏症,而食盐加碘被认为是治疗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方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三十多年间,中国政府一直推行加碘盐以消除碘缺乏病,但是由于非加碘盐价格低廉且农村居民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碘缺乏病难以有效控制。直到1988年中国开始实施食盐专营体制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食盐只能由国有盐场和盐业公司生产、出售,严禁单位和个人销售未经加碘的食盐,碘缺乏病才得到明显改善。此后,食盐专营体制不断完善。

最后,刘瑞明教授报告了实证策略和主要结论。他们利用1970年至1982年中国地方病和环境地图集数据,以及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cohort DID方法识别发现,这一盐政制度的实行使每位农村居民的迁移概率增加了0.57%,相当于至少新增加了200万移民。从影响机制来看,推广碘盐的政策冲击改善了人们的健康和教育的水平,从而提高了其迁移概率,这一效果在贫困家庭和缺盐地区更为显著。

论坛最后,参会师生与刘瑞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撰稿人:沈凯屿 审核:赵国钦 编辑:王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