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8日   浏览次数:[]

2022年5月26日,由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举办的“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研讨会于线上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探讨国际国内绿色金融发展趋势及经验,并对未来碳中和及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入发展提出研究方向。前中拉合作基金原首席风险官范希文先生和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庆南女士受邀作为主讲嘉宾参会,并作主题发言。来自北京银行、中财大绿金院研究团队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计105人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双碳中心常务副主任许余洁博士主持。


范希文先生首先介绍了自己供职于中拉合作基金期间参与绿色金融的相关经历,随后在演讲中从全球化背景下应对气候的机遇与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下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目标、碳中和的成本曲线及路径制约以及当前绿色金融面临的问题四个层面对碳中和与绿色金融领域的观察与未来规划。他指出,自2020年以来,地缘政治(如:俄乌战争)与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叠加影响已经取代气候变化占据了舆论及各国政府决策的中心。因此,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今天,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目标实现面临极大挑战。在“双碳”目标战略下,我国可通过加强对碳中和成本曲线的研究,以探索实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碳中和治理。针对我国当前绿色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他指出,当前我国绿色金融面临的风险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必须进一步提高针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风险管理的重视,以避免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实体风险、过渡性风险和负债风险。最后,他还介绍了欧洲绿色金融发展中绿色金融分类(Taxonomy)、为实现可持续性的信息披露(Disclosure related to sustainability)、绿色项目基准的建立(Benchmark),可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借鉴。他表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已经位于全球第一位。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未来应当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等要素融汇到金融的风险管理、业务推展过程当中。对于国内企业,则需重视思考如何将ESG更好地融入公司发展战略中。


孙庆南女士的主题发言以“碳交易和碳金融法律合规前沿问题解读”为主题,从全球层面介绍了碳市场的分类、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及各国(地区)碳中和目标与举措,并对中国碳市场发展以及碳资产隐藏的金融价值与属性做了介绍。她表示,当前应进一步完善碳交易配套法律法规,尽快实现地方市场向全国市场的过渡。她还介绍了企业层面开展碳资产管理的一些外部实践,并指出了碳中和对于企业发展的长远意义。她建议,我国法律应进一步完善对于碳资产的定义与规模化,从管理价值来看,企业开展碳资产管理不仅具有社会效益,也会产生经济效益,有实力的企业可在这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研讨环节,两位专家与中财大绿金院国际合作部主任毛倩、大湾区绿色研究中心研究员郭敏平博士及绿色“一带一路”中心副主任汤盈之进行了交流讨论。与会嘉宾针对国际社会主权基金绿色投资承诺的发展情况,欧盟碳关税提案的立法程序、相关进展及国际态度,以及我国如何借助多边开发性的金融机构协助东道国实现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同时,两位专家针对关于美国在推进CBAM立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风险分散与风险缓释等现场提问做出回复。


(供稿:绿金院 审核:曹明星 编辑:王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