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我院王遥研究员受邀出席双循环战略下中资企业境外发展与绿色经济新契机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9日   浏览次数:[]

为更好的服务“走出去”中资企业,3月18日,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指导,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天逸金融服务集团、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北京代表处、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主办,中欧国际交易所、DWS德意志资产管理集团、中资企业境外融资服务平台协办的双循环战略下中资企业境外发展与绿色经济新契机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伟主持会议,我院王遥研究员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天逸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温峰泰、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姒元忠、中国银行总行原副行长张燕玲、中欧国际交易所前执行总监钱明、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企业客户部首席运营官熊伟等领导专家一道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演讲。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何设立转型目标,实现碳中和,成为摆在各类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王遥研究员在演讲中就绿色金融助力企业碳中和进行了详细介绍。

王遥研究员指出,企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分三步走:一是设立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通过建立温室气体减排量化规则、明确温室气体减排主体及其有关描述、跟踪和报告进度、报告与目标有关的信息等方式逐步确立企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二是明确技术路径。企业应梳理排放源,跟进领先的低碳技术,尽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三是有效使用高效的市场交易工具、灵活的财税工具、创新的气候金融工具和有力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企业实现相关目标。

绿色金融作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能够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并抑制污染性投资。我国绿色金融近年来飞速发展,政策不断完善,相关研究和市场实践创新不断,能够为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资金支持。

王遥研究员指出,在碳中和背景下,首先,绿色金融支持低碳领域的投资。以绿色债券为例,截至2020年11月末,中国境内累计发行贴标绿色债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601只,发行规模1.02万亿元,投向清洁能源、清洁交通、污染防治、节能项目、生态保护及适应气候变化项目、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项目等。今年2月7日,全国首批6只碳中和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合计发行规模64亿元,更具针对性为促进企业低碳转型融资。其次,绿色金融能够助力降低绿色投资风险。可以通过建立担保基金形式,实施风险共担;通过发展绿色保险,为绿色企业保驾护航;支持绿色表现更优的企业。再次,绿色金融支持跨区域合作,共促绿色发展。例如,2020年成立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将优先聚焦长江经济带沿线绿色发展,同时适当辐射国家其他重大战略区域。此外,绿色金融有助于环境风险预警及有效管理。通过开展环境压力测试,优化行业及产业布局,避免资产搁浅带来的相关损失。中财大绿金院和工商银行已经分别针对基金与保险资产管理业、火电、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展开环境压力测试。

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国内外金融机构以及科研单位的近百名代表线上线下参加了本次会议。


(供稿:王遥 审核:曹明星 编辑:王萌)

关闭